光阴荏苒,温州的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作为紧密关联的上游产业——制革业不啻为市场变化的晴雨表,见证和体现着鞋业生产的兴衰起落,它们唇齿相依、互为印证。 \r\n 近日,记者在温州仰义制革基地走访了部分厂家和一些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与鞋业市场表现不佳如出一辙,今年的皮革市场行情整体表现疲软,后继增长乏力。由于俄罗斯扣鞋事件及欧盟等国反倾销愈演愈烈,鞋业出口遭受重创,内销也不景气,这直接波及制革业的市场行情。而据温州海关最新统计,今年的鞋业出口较上年仍有较明显上升,似乎与目前的形势相悖,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传统的出口型企业及实力较强的企业是拉动增长的主力,体现了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 ,温州的鞋业市场两极分化已现端倪 。制革方面,在皮革市场上,皮源紧张的局面并未得到缓解,主要是产自鲁西南、皖北等地质量上乘的黄牛皮原皮依旧供不应求,价格波动很小。粒面革的行情变幅也很小,而占据市场主流的修面革则走入低谷,市场前景不容乐观。部分制革厂产销两旺,很多散小弱的企业则在困境中徘徊,面临被淘汰的压力。制革厂家强弱逐渐泾渭分明,这与鞋业市场的态势不谋而合,形成遥相呼应的关联效应。 与温州鞋业的发展道路类似,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来看,温州的制革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走过了一条快速壮大的成长之路。这一点上,我国制革业出口的历史可以为佐证:八十年代我国主要向欧美、日本等国家出口毛皮,再到九十年代出口蓝湿皮,如今皮革成品出口也颇具规模。然而,事情的发展不会总是一成不变、顺理成章的,联系到当前温州制革业的现状,可以看出,如今的温州许多制革厂正面临很多因素的制约,遭遇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瓶颈之难也成为温州制革业加速发展的拐点。首先是人才的危机,目前温州制革行业人才断档的情况比较严重,呈现青黄不接的局面,从水场到涂饰后处理等各道工序都缺乏既有多年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理论基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可靠性都不高。而作为重污染行业,环境保护对于制革业来说是老生常谈了,随着建设生态家园、国家及地方相关环保部门治污力度的加大,众多排污不达标企业及无力添置环保设备的企业面临强令出局的危险。最重要的因素则来自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大手,优胜劣汰的价值规律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产业调整和优化无可避免,也势在必行。 市场淘汰了部分弱小企业,也留下了强者,但由于土地供应紧张,部分温州制革企业到外地投资设厂就成了规避风险和借地生财的最佳选择。这种趋势其实暗合了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比如制革行业,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基本停止发展或限制发展,而我国制革业的发展正如火如荼,这就体现了发展水平的落差和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东西部差距及南北差距日渐显现,沿海发达地区面临发展制约的产业向内陆欠发达地区转移势在必然。据部分业内人士称,温州有许多制革厂老板在外出设厂方面已经达成了明确的意向,目前山东的滨州、江苏的连云港等地都是他们投资的焦点,当地土地价格相对低廉,有发达的交通和优惠的投资政策,而且距全国几大原皮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都很近,运输便利。这样,生产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并且这些地区地处黄海之滨以及黄河故道附近,属冲积性平原地带,多为盐碱滩涂,在这种地区建立制革生产基地,排放的污水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当地土质,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不会破坏当地生态平衡,难以摆脱的污染之苦暂时被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所化解。因此综合各方面来看,到这里投资都是不错的选择,也是被很多温州制革厂老板青睐的原因。 当记者向一高级工程师问及目前温州制革这种低迷的状况将会持续多长时间时,他说,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会经历发展的高潮和低谷一样,制革业及其关联的行业都会有兴旺和不景气的时期,向来是呈现周期性的波动以及螺旋形上升的趋势。拿俄罗斯扣鞋事件来说,只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目前的困难也许就会转化为不久之后更大的商机。从温州制革业近期的动作及发展态势来看,妄自菲薄、杞人忧天无益行业的发展,而只有遵循市场规律,主动出击,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